首页

青云女王视频全集

时间:2025-05-28 19:46:18 作者:人类最早何时会用鲸骨制作工具?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万年前证据 浏览量:25220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早在2万年前已经会使用鲸骨制作工具。

  这些工具的发现,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使用鲸骨制作工具的证据,不仅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早期人类使用鲸类遗骸的理解,也展示出古代鲸类生态的一个侧面。

研究人员2022年在法国巴斯克伊斯图里茨洞穴进行的挖掘,发现了数十件鲸鱼骨制成的物品(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Christian Norman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代人类很可能将鲸类作为资源利用,但史前沿海考古遗址非常脆弱,且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重建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过去的互动很有难度。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Jean-Marc Pétillo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北大西洋比斯开湾周边遗址发掘的83种骨制工具,以及西班牙圣卡塔琳娜洞穴的另外90件骨骼进行分析,他们使用质谱分析和放射性碳定年识别出这些研究样本的分类学特征和年代。

法国朗德省杜鲁蒂岩洞出土的灰鲸骨制大型投射器尖,年代可追溯至1.8万至1.75万年前(图片来自 Alexandre Lefebvre)。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这些骨骼样本来自至少5种大型鲸类,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约1.9万至2万年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利用鲸类遗骸作为工具的证据。

  此次研究已鉴别出的鲸类物种,包括抹香鲸、长须鲸、蓝鲸以及露脊鲸或弓头鲸(这两个物种用该方法尚无法区分),这些物种至今在比斯开湾仍有分布。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圣卡塔利娜遗址出土的须鲸椎骨碎片,年代约为1.55万至1.5万年前(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Eduardo Berganza)。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还发现了灰鲸的遗骸,该物种如今分布大多限于北太平洋和北极海域。来自鲸骨工具的更多化学数据表明,这些鲸类的摄食习惯与如今略有不同,暗示可能存在行为或环境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这项研究发现,为人类最早使用鲸类遗骸(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揭示了过去2万年里鲸类的生态变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是闽南一项代表性造船工艺:用隔板把船舱分隔为多个小货舱,当某个船舱破损时,船员可以堵塞破损处,防止水灌入其他舱,保证了远洋航行船舶的稳定和安全。

联播观察|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启新篇

初步统计,本次监测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近20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种。通过样线监测结合红外相机技术,监测过程中采集到了黔金丝猴、黑叶猴、林麝、白冠长尾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珍贵影像,并多次拍摄到黔金丝猴和黑叶猴理毛、地表觅食、哺乳、嬉戏等行为,首次捕捉到林麝和白冠长尾雉活动和觅食影像,丰富了黔金丝猴、黑叶猴、白冠长尾雉等野外行为记录。

加大对低效失效充电桩淘汰与更新改造

“商业化运营的前提是技术成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提到,目前,我国与世界最顶尖的无人驾驶技术仍有差距,在实践中也多处于测试阶段。

王文素《算学宝鉴》成书500周年纪念活动在山西举办

此轮黄金暴涨,背后一大支撑是央行购金。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4年1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39吨。其中,中国已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竞逐新能源赛道

没有鼓乐齐鸣,没有鲜花红毯,没有剪彩仪式,但贺家亮感觉现场气氛丝毫不亚于影视盛典。春节期间,商丘籍博士们齐聚家乡,自发召集了一场“烧脑大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